我手寫我心
生有時,死有時; 哭有時,笑有時; 尋找有時,失落有時;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

目前分類:猴腮雷的心理學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下載  

一個正在鬧離婚的前前前同事Lisa, 某天突然line 我,說她最近的婚姻狀況出了點問題。

我與Lisa真的是好久之前的同事了,離開那家公司至少也有四、五年了吧。這些年,我重拾書本,轉換跑道,她一直在原來那家公司工作,雖然我們有互留facebook,但交情並不深,只是上班時坐在附近偶爾一起吃飯聊天,離職了彼此臉書有時按讚,,連留言都鮮少的那種交集。

還記得我畢業時,她曾經問過我近況,當聽到我讀的是心理相關系所時,馬上興致勃勃的接問一句: 「那我以後人生有遇到什麼問題,就可以找妳解惑囉?!」接著,就開始問我一個她親戚遇到的困擾,詢問我的意見。是的,還不是她自己本身的遭遇喔。

 

讀心理系所的人常常會遇到這種問題,就是周圍的親戚朋友、同事路人,一看到妳,不是一臉防衛:  「所以,只要我跟你多講兩句,妳就會看穿我,矮油真恐怖我還是少跟你講太多」,就是「太好了,有免費的算命師、心理諮商師可以使用」的心態,將自己的、自己家人的、隔壁同事的、電視看來的疑難雜症一股腦兒倒給妳,睜著晶亮的雙眼,期待妳會給一個很專業、像電視、書籍上所謂的心理學家會講的話,當然,傪些專業術語,可以顯得自己真的有讀過書,聽的人更覺值回票價。

 

而Lisa 這次,自己碰上了人生的難題,她在line中形容得鉅細靡遺,連「老公很久都不碰我了」這種話也直白的說了出來,跟她同事那些年,可很少聽到她那樣拘謹的小女生會這樣直接表達。說實在的,遇到這種情形,找我訴苦,看在同事一場我也不是不願傾聽或給點意見,很久沒見,出來碰個面聊聊,我也比較能掌握對方真實的表情和情緒,給比較中肯的回應。饒是我儘量不想刻意的以某種角色反應,但Lisa只是想要在網海中抓住一根浮木,並且告訴我她已經問過周圍所有人的建議,找我,是因為覺得我所學的東西或許可以給她更不一樣的答案,言下之意,頗有問我這問題是看得起我的意思,也希望我最好要給她耳目一新的解答。

 

只不過,line 這種單方的交流,兩人歲月、交情的隔閡,自加上她一副把我當成雜誌上的薇薇夫人專欄(這年代也太......),寫了個長信就要求解答的方式,實在不是我的菜。雖然,她每次問我都很客氣,但始終擺脫不了只是想要免費得到一場婚姻諮商的意味。老實說,感覺並不那麼舒服

 

轉讀心理學,純粹是個人喜好,人性雖然又複雜又可惡,但偶爾展現的良善和大愛仍會點亮人心。當然,也不排除希冀替自己和自己所愛的人解決難題。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四周有些人好像覺得既然我讀了這門科目,就理所當然要對人充滿愛心和理解,客觀又客氣,言語要溫暖又溫柔,別人有事就是我的事,對任何人或事情動怒或不關心就是沒有同理心,自己人生的問題就應該迎刃而解,讀心理學的人應該不能有親子問題、婚姻問題、人際關係問題,就像癌症權威醫生怎麼可以得癌症,牧師怎麼會罵人,巴拉巴拉巴拉,族繁不及備載。

 

但,我是讀心理學,讀完頂多成為心理師或心理學家,不是變成聖人。

 

我關心了Lisa幾次之後,也漸漸的不再那麼有求必應的回她了。後來,她終究還是離婚了。當她捎來這消息時,我不是不唏噓的。

說真的,陌生人找我問問題還得付費,至於親朋好友們,遇到人生難題就大家聊聊,可不可以不要再逼我用「專業心理師」的樣態來回答問題呢?

 

 

 

 

 

 

 

 

 

文章標籤

辛巴克蝴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images  

心理學有一個名詞,叫做自證預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亦即--若你對某人抱持某種想法及態度,並不斷的告訴對方你對他的看法,久而久之,對方真的會表現出你口中的他,即使他本來不見得是那樣。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將兩班智商不分軒輊的學生分別給同一位老師教導,但告訴老師A班是資優班,B班是放牛班,使得老師一開始就對兩個班級有既定的成見。

你猜學期末兩班的表現會怎樣??

就如老師所想的,老師心目中的A段班學生實際表現,果然比所謂的B班好---但是,別忘了他們原本資質都是差不多的孩子。

 


這個結果有令你心驚嗎?

 
所以,為什麼坊間、各行各業的專家都不斷強調讚美別人有多重要、給對方信心是多麼重要 ! 否定別人的傷害性有多大 !

 

我常聽到非常多的人說:他/ 她原本就是那麼蠢/ 不專心/ 沒前途 / 檢角 / 不優秀......的人,我只是比較敢說實話而已。

 

而大辣辣講這種話的人,又絕大多數是你的父母/ 上司/ 兄弟姊妹/ 另一半/ 老朋友...就是那種你非常的在乎,且對自己具極大殺傷力的人,但他們自以為誠實、正直的言語或態度,往往只是包裹著名叫為你好的糖衣,理直氣壯傷害你而已。


當著你的面指責或否定的言詞或態度,流露出來的訊息就是:
「你很差 ! 你不夠好 ! 如果你再繼續這樣下去,只會沒人愛」的條件式關心。


如果否定是一種關心,那我們公平一點,人有缺點也有優點吧!


那怎麼常常聽不見肯定的聲音呢??
如果對在乎你或你在乎的對方,一直用這種否定或恐嚇式的「愛的撤回」(love withdrawal) 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對方的看法,我只能說:


你覺得他很差,那他在你面前只會表現得愈來愈差。


因為你一直這樣催眠他,因為他在乎你,他會將你的話語內射(introjection)到自己心中,因為你真心相信他就是一個那麼差的人,你的世界再也容不下他其他的優點,你的眼光再也看不見他的好處。
一個人的扭曲心態,真的是感情的殺手,隔絕兩人的愛最有效的毒藥。

 

常常聽到這樣熟悉的一句話:當兩邊怎樣溝通都無效的時候,
其中一方會說:

既然你都覺得我這樣了,既然我再怎麼解釋/ 溝通/ 做,結果都是一樣,我乾脆就順你的意,給你看好了!!!

 

指責的那方會認為:

你看你看! 你就是這樣!! 我說得沒錯吧!!


 

講得好像若你真那麼在乎對方,唯一的任務就只是要證明對方很差一樣?!

圖什麼呢? 

這樣的結果到底對誰有好處??

 

親子/ 工作/ 夫妻/ 人際關係千絲萬縷解不開的問題,有多少是葬送在人的自以為是正義法官心態上呢?


你說言語的力量真有那麼強大??

有多少心理學或其他領域的科學研究都有數據指出:

是的!!言語的力量真的很強大。

 

如果對方是你愛的人,請不要再迫不及待的對他驗證負面的自證預言這種事!!

 


否定對方不會讓他改變,接納他,對方才有改變的可能。

 



<<舊作 by 2010,Jul.,4>>


 

文章標籤

辛巴克蝴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未命名  

打人的一定是強者,被打的一定是弱者嗎?

 

對於家暴的男性加害者,一般人會有什麼看法?

「打人就是不對!」

「出手就是該死!」

我想,大部分的人--包括一開始的我,都是這樣想的。出拳頭的人就是錯了,有什麼好說的呢?
但有一種志工團體,是專門服務男性加害/被害人的。 

好分裂的觀念! 好衝突的挑戰!

 Why?

 為什麼我們要幫助那些打人的傢伙??

 打人卻喊救人的人,真的值得救嗎?

 

想想這個案例吧~~

如果今天一個丈夫,和老婆感情不好,每天回家不管做什麼事,換來的都是老婆的冷嘲熱諷加上唇槍舌劍:

為什麼家是兩個人的,要你分擔一點家事這麼困難?
我的錢就是賺得比你多!
你在老闆面前一定要這麼孬嗎?
你媽就是這麼不可理喻,到底你選我還選你媽?
你到底是不是男人阿?!
沒用的東西!

更可怕的,在兩人已經劍拔弩張的態勢下,女方往往還非常挑釁的加這一句經典句---

有種,你     就     打     我     阿!!!

想想看,哪一個男人願意承認自己沒種? 在這種你要我打,我不得不打你的情形下,拳頭除了揮出去,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嗎?
(要我的話,如果不必考慮任何後果,他X的我也真想一拳揮出企阿~~<<底迪美眉不要學喲>>)

就好像一個百米好手,沒事調弄一頭獅子,還跑到面前,對獅子招手說:來阿來阿,來攻擊我阿的那種感覺。

就算你百米破世界紀錄,獅子跑的永遠比你快。

就算女人身手再矯健,男人的力氣和拳頭還是比妳大。(當然有例外,現在說的是一般常態)

更重要的是,平均而言,男人不像女人口齒清晰,一心可以多用,生氣起來還可以將你祖宗十八代所有的帳記得清清楚楚而且條理分明的數落給你聽,舌頭不打結,倒帶不用時間,另一邊還可以記得垃圾車再五分鐘就來了,爐子上有開水在煮...等等,左右腦的分工細緻化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

男人生氣的時候---

就是專心的生氣而已。

 
就是只想"不要再講了",避開這環境,自己找洞穴想清楚。
你要他瞬間將事情理得清清楚楚,或承認自己的錯誤,有可能辦到嗎?
他的CPU還沒運轉到那個階段,

但他的腎上腺素很發達,拳頭比你有力,
要反擊,嘴巴敵不過,剩下的當然只有請妳吃拳頭了,
這樣的邏輯有很難理解嗎?

女士們! 請不要在獅子鬚上拔毛,事後還要哭哭啼啼的靠杯說為什麼獅子要咬我之類的話,
要不然就是累了自己十個月大的女兒被爸爸活活丟進熱鍋裡,
妳說:男人這麼不是人嗎? 沒有理性不會好好講嗎?
是的,他真的,就是不會,就是沒辦法一時講得清楚,有些人在氣頭上,真的很難保證會做出什麼事(女生也一樣)~~
這樣的事實真的有那麼令人驚訝嗎?

曾經是相愛的兩人,有必要為了爭一口氣,出盡武器,搞得這樣兩敗俱傷嗎??? 

當然,打人的原因有很多,現在也不是只有男人是加害人,當然這又是另一個議題了。

 
不能否認,的確是有那種混蛋認為:
「查某人就是要打才會乖!」
或者「打是情,罵是愛」這種狗屁不通言論的服膺者。

但,當看到上述第一種因被激怒而出手,事後又懊悔不已的例子不能說是少呢!

不僅後果可是老婆馬上將小孩帶走,財產拿光(本來就在老婆名下),又告上法院堅持要離婚,這個老公吃上官司,工作難保,親友鄰居議論紛紛,小孩老婆遠離他,父母朋友不諒解他...

落得這樣的ㄧ個淒涼景況,他真的是一個完全的狠心的加害者嗎?
還是只是一個不會溝通,壓抑又衝動的傻瓜呢?

當自己慢慢聽了社會上有很多血淋淋的個案和真實的心路歷程,常會發現,一件事深入了解之後,它背後的真實不一定是表面上看起來的樣子,這也就是為何我一直以來,無法完全同情弱者的緣故。

「弱者」應如何被定義? 尤其牽扯到人性或感情的部分,誰弱誰強,有那麼明顯的分界嗎?

 

我不認為。

 

 

<舊作by 2010, May,3  紀念男性關懷志工團體>

 

文章標籤

辛巴克蝴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