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  

王麗芳小姐的親子育兒部落格我已經follow了好一陣子,誠然,我並不一定想要複製她所有的育兒方式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但,文中一再強調的尊重孩子,以及向孩子承認自己的不足,甚至邀請孩子提醒自己並提出改善建議的身體力行,讓我印象非常深刻,身為父母,尤其是東方人的父母,能夠把自己的孩子真正當成一個獨立個體來尊重的,有幾人能做到?

 

記得小時候,母親帶我去外面吃飯,每次都是不問我就自己出主意要我點A她點B,說是這樣我們就可以吃到不同的食物。只要我想點別的,而那是她不喜歡的食物,她就會說: 「叫你點A就點A,不要忘記飯錢是誰出的!」這倒也罷了,但其實真正讓我幼小心靈感到不舒服的,是當我剛好被分配到我喜歡的東西,而正吃得津津有味時,我媽就會突然把筷子伸進我盤中,夾走我正在吃的東西說:  「你看! 叫不同的食物,我們兩樣都可以吃到,你也可以吃我的阿!」但,她盤中的那食物不是我愛吃的阿!  

我真的好喜歡吃自己盤裡的,而且,台南小吃常常是限量版,比如說,司目魚腸魚肝就是攤子上偶而才會有的美食,而且一次大概只有三副左右,甚至兩副。我盼了很久,有時候捨不得一開始就吃,常常留到最後,結果母親一伸手就把我的寶貝拿走二分之一。

一直記得,當時的心情實在很難過、很不開心,母親還會說:  「好東西就是要彼此分享,你該不會這麼小氣吧! 你喜歡吃,媽媽也喜歡吃阿! 也不想想如果不是我你哪吃得到阿?!」

那你為什麼不能自己點一盤呢!  

 

但是,小小的心靈無法釐清自己的感覺,只是覺得,如果我對媽媽生氣,就是不對的,她講得沒錯阿,東西的確是她買的,我的東西都是她的,好像也是有道理,滿腹無奈也只能往肚裡吞。

至於我從小到大的房間,我自己是根本沒有所有權的。我離家工作,妹妹長大之後,理所當然進駐我的房間,所有的私人物品都被重新整理,沒有人覺得應該知會我一聲。我的書籍,我媽喜歡就自己留著,訂一個全新書櫃放進去當成她自己的,不喜歡的就自作主張處理掉,一樣從來沒問過我,那些書是不是我還想要?   只要我回家,看到我的莎士比亞全套擺在裡面,哪怕其實我當時有所需要,只要我說一聲:  「ㄟ? 那不是我大學的書嗎?」

母親立刻就會臉一沉: 「你大學學費是誰出的? 自己不用丟在家裡還敢說! 搞清楚這是我的房子,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我的! 難道我沒有權力處理我的東西嗎!!....blah blah blah...」我只是問一句,但那一句話對她而言像是有無比的殺傷力和不敬,她的反應,可能和兒女跟還在世的父母搶著要遺產差不多。

搞得如果我真的需要,可能還得用「借」的,母親大人非常不樂意,因為那會破壞她書櫃陳設的完整性。

 

王女士提過「強迫分享,其實是搶奪」、「尊重孩子物權」的概念,我現在才明白,兒時那種不愉快的記憶到底所為何來,也才比較釋懷,原來,我當下真的不想跟任何人分享我僅存的一點點心愛食物,尤其是不問而取,是正常的,不是因為我自私。

我想,身為父母,通常都很捨得把好東西給孩子,或許就是因為如此,上ㄧ輩的他們普遍沒有、也不認同孩子有物權和所有權的說法;另一方面,母親與孩子,因為從懷孕開始,孩子就是與自己身體緊緊相連,是自己的一部分,因此,就算孩子脫離母體獨立成長,無論長到多大,母親的心中永遠難以接受自己的一部分竟然要跟自己劃清界線的撕裂感吧。

 

或許,為人父母不是真心想要搶奪孩子的東西,只是他們不想要跟孩子有距離(當然也是有例外),不能放手,永遠是為人父母最難的課題之一。

而,即將或已經晉升為現代父母的我們,了解了上一代所犯的錯誤,體會了孩子不被尊重帶來的痛苦,既然我們擁有了上一輩所沒有的自省能力,就更有責任,讓我們的下一代免於再遭受一樣的待遇。雖然,我們一樣不完美,但至少,我們願意修正。

 

 或許,懷孕、生子、養兒的歷程,也是另一種直接的療癒與重新成長的方式。

 

arrow
arrow

    辛巴克蝴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