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頭過節氣氛濃,可小女子我反其道而行,潛心在家除了啃論文外,也開始靜下心來,開始閱讀和親子關係相關的書籍。

其實心理學的書阿,是挑時候看的,當自己不想面對的時候,看這些書籍會覺得太沉重,心情被影響。

However, 人的第六感很妙,「是時候了」

 

是時候開啟我的原生家庭療癒之旅,也就是當初我寫部落格的初衷。

發現自從今年暑假寫部落格以來,足足一百多篇文,卻遲遲無法真正進入自己內心某一層面的世界,啟動心內的那一把鑰匙。 

寫到一個臨界點,就會打住不再深耕,除了擔心格友負面的反應外,更重要的是,連自己也沒準備好要面對那樣的自己吧。

若一個人,表面上看起來好好的,功能也很健全,但偶爾會有長時間的低落心情,沒有任何很明顯的理由時,就要擔心了。

那是不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傷,一直沒有真正被療癒??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從前的我,試圖從宗教信仰、諮商團體來探討、療育自己帶著傷痕的心,我相信多年來,這些元素對我一定產生了某種正面的效應,讓我能找到一個值得託付一生的好人,也順利進入婚姻。

但很奇怪,無論是哪一種方式,到最後總會產生瓶頸:例如宗教信仰總會有無法被我認同或跨越的教義規條,我很了解自己的個性,一味不求甚解,只求順從規範的方式,並無法讓我打從心底衷心的信服。

諮商團體的話,並非所有的心理學派或諮商師都適合自己,此外,高昂的費用也令我望而卻步,無法一直持續地進行。

這些元素也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它們都會讓人產生依賴性,你一直上教會或去心理成長團體,如果突然中斷,就會在心靈上產生一種類戒斷症狀:開始會覺得心慌、無所適從、心情低落、無法專注、很想再回去、最弔詭的是,一旦離開一段時間,所有你以為已經好了的病徵(負面情緒)又全部回頭反噬,逼得你要一直去一直去上教會或上諮商團體,直到生命中不能沒有它為止。

 

 

我覺得這很恐怖,跟吸毒沒有兩樣。

到頭來,也只是仰賴另一種癮,來解決生命中的問題,這並非由內在自然生出的療癒力,並不是真正的治療。

無意詆毀宗教信仰和成長團體,只是,如果要拋開這種戒斷症狀,拒絕另一種上癮,我必須,另覓出路。

閱讀與寫作,或許是一種很值得嘗試的自我療癒歷程。有私密性、自己整理自己,不被干擾機動性又高,而且,還省錢經濟!

唯一的條件就是:要耐得住寂寞,能與自己相處。

 

最近在看的兩本書如下:

許image  

【母愛真可怕】我想,光看書名,就可能有媽媽馬上轉台了吧。

 

這本是許常德的作品,雖然有時候覺得Mr.許講話太直接又血淋淋,有些話的確不怎麼容易吃得下去,可是我也欣賞他鞭闢入理的思維,並沒有被傳統社會規條綁住,他總試著用另外一種,可能讓人覺得有些"叛逆"的思想來解讀社會現象,或大家想當然爾的情感關係,看起來還蠻爽的。

【非關命運】youtube 直接鍵入母愛真可怕也有相關的精彩片段,可以欣賞。

Mr. 許真的蠻喜歡打斷別人,又危言聳聽的,可是看到他為了別人不適任的父母親如此氣憤,也覺得他挺真性情的哪!自己也是當爸的人了,這點說服力,他還是有的。

 

image  

 

【父母會傷人】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一位很有名的心理治療師 Dr. Susan Forward所寫,內容集結他所治療過的個案,寫實又赤裸,看了令人不忍卒睹。

我想,小孩其實一開始都把父母當神般崇拜吧!

是什麼,讓這些應該是孩子的神的父母,搖身一變為可怕的魔鬼,蠶食鯨吞孩子的心靈呢?

 

人心險惡,血親亦無例外。

最可怕的是,血親還披上「一切都是為你好」的外衣,讓你無從分辨,充滿困惑,如果真是愛,怎麼會讓人那麼喘不過氣、那麼撕裂、那麼衝突、那麼想逃呢?

在愛裡,不是應該沒有懼怕嗎?

 

有時候,要真實分辨父母給你的東西,是以愛之名,實為傷害/ 控制的扭曲感情?還是真正的愛?

太多父母,只是想從孩子身上補償他自己失落的那一塊,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分身、甚至財產,將自己的付出無限上綱的膨脹,無形的掐著孩子的一生要求回報。卻忘了,從孩子自已身分離、臍帶剪斷的那一刻,他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需要你,但你並不擁有他。

 

當然,父母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當父母,太多人也是帶著上一代的傷痕複製給下一代(好累!可不是?),大部分的他們,也是無心之失,但,身為兒女的我們,如果覺得父母的對待令自己很不舒服,要懂得為自己發聲及溝通,當然切記一開始要和緩、沉懇,只不過,如果試了,對方還是以父母的權威轄制你、詆毀你、羞辱你的話,那你真的要好好地替自己著想了。

能解的結就解,或各讓一步,如果太過份的情況,就離開吧。

 

人應當孝順父母,但絕非賠上自己一生的愚孝。

 

與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就從這裡開始吧。

 

 

arrow
arrow

    辛巴克蝴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