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jpg

大學時候,很常看電影。

學校影廳、院線片,二輪片都不放過,最高紀錄一個月看個八部吧。

 

這幾年,進電影院成了奢侈的嗜好,數十春冬都未踏入,倒也沒時間遺憾。

我本來,是不太碰這種親子關係議題的素材的。

談論著家庭、親子間的撕裂與傷痛,知道太寫實,都在身邊真槍實彈上演,太血腥,怕情緒湧上,怕噴淚,不想涉足。

 

但現在至少也歷經了江湖(?)應當強悍了些。

片長很長,2個半小時;步調很慢,有些鏡頭我都覺得拖長了。無意從頭交代劇情,但這當中,我最深刻的感觸是:當一個活得看似沒有半點陰暗面、從小到大表現優異,從不讓人擔心的暖男型孩子,後來卻無預警跳樓自殺,事先沒有一點徵兆;和一個從小到大惹事生非,麻煩不斷,因教唆傷害被關進少年觀護所前還要搞大一個15歲女孩的肚子,這樣的孩子,到底,誰更讓父母覺得難堪和傷害?


大兒子自殺,我沒有看到一般電影橋段撕心裂肺、灑狗血的哭喊為什麼,或開始責怪自己,或互相推託。反而大家近乎平靜的接受,默默的哀傷,悄悄的不解,沒有怨懟,只有弟弟小小抱怨,但沒有恨意。只是,你還是感覺得到,那股強烈的不捨和哀痛,蔓延在接下來的每一個情節中。

 

我不知該怎樣評價一個這樣的年輕孩子,一個如此善解人意的好孩子,要選擇用這樣的方式,面對自己的生命。誠如小弟講的,哥哥什麼都為人著想,但其實,沒有人知道他內心到底,真正想些什麼?他對自己的人生,究竟是什麼樣的看法?

 

我很難過。

 

爸爸也是一個令人驚豔的角色,尤其是接近片尾與老婆在山上的獨白。一個父親的愛,是可以怎麼討厭和不承認不成材的孩子,卻又為他親手犯下殺人罪呢?

親子問題永遠是難解的謎,人的心理永遠存在各種看不見的面向。

大兒子和小兒子,就像太陽和月亮,外表和內在兩種極度的反差,是我覺得處理高明的地方。

 

還有一個印象很深刻的,是大兒子和心儀他的女同學描述的那個司馬光打破水缸的故事-以他自己的敘事版本。

聽得我膽戰心驚,雞母皮都豎了起來,仿佛驚悚片一般。

他的幽暗,藏在連太陽都照不到的地方。

而他說,他沒有陰影處可藏-不可能完美的人,卻要承受完美的標準格式,這樣的世界,他如何乘載得起?

 

 

似乎,我對大兒子的評論最多,是的,他是我在裡面,最感揪心的一位。

因為,其他人,都還活著,都還有希望。

 

而,片中父母對大兒子方式,也是令我動容的點。是怎樣的愛,能夠不帶怨、不追究,至少,沒有外顯的怨懟,只帶著重重的懷念,輕輕的放手,藉著哥哥的"回來看你",間接修復了爸爸與小兒子的關係。

 

最後我想說的是,劇情,沒什麼太特別的,但演員們,表現得太好了,撐起了全場的完整性與氛圍,演活了內心戲的骨與肉,每個人,都演得不誇張,但情緒濃烈到要爆開來,深入骨髓那樣的。

 

如果換了另一批演技生澀的,這部片,就不可能鮮活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陽光普照 電影 親子關係
    全站熱搜

    辛巴克蝴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