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即使過了這麼多年,還是不喜歡回家。
每次,總會有家庭成員缺席;
每年,總會有人,是因病得太重、工作太忙、小孩剛蹦出以外的原因,選擇不回家。
之前,我是那個遠離塵囂的人,
現在,我是那個被問「他為什麼不回家」的人。
他為什麼不回家,為什麼不問問你自己呢?
記得是昨天吧,看到有一本書被討論著,書名是「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something like that. 作者說,任何一段糟糕的關係,其中必有你的一份功勞。
乍看之下,很覺殘忍。
仔細一想,甚是有理。
為什麼謝霆鋒和張柏芝在一起時,是個類渣男;
但和王菲在一起,就成為新好男人?
相處,如果被一個人錯待,可能是你遇人不淑;
但如果和你相處的好幾人,最後都殊途同歸,不同人用類似的糟糕方式對待你,這時候,你該做的事情是:
反省。
然後改變。
如果你不想一直那樣被對待。
但我聽過的例子是,對方反省過後,得出的結論是:天下烏鴉一般黑。
我的親戚不多。
每次回家,在各自結合的家庭中跑攤,是有點辛苦。
但是,仍可以感受到,長輩們對我,那滿滿的愛。
傷口終究會痊癒,只是痕跡永遠都在。
它,只是淡了,不代表不存在。
家人對我而言,是比討厭的同事、無理的上司更難處理的生物,但還好,那一段舉步維艱的歲月,終究是挺過來了。
下一站,生命為我設計了另一階段的挑戰。
現在,正在我的前方向我招手。
我們沒有辦法選擇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父母,如果你遇上的家庭劇本,剛好不是自己想要的,我仍要說:
請你,
試試,
努力改寫它。
不要馬上棄演,因為,你會發現,在生命的下一個轉彎處,同樣的劇本大綱,可能會變成愛情版、職場版找上你。
直到你硬著頭皮演完。
屆時就會發現,其實,
雖然確實曾經討厭到想死,
它終究,不會比自己的恐懼更大、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