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到了關於吳季剛的一篇文章,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他的非凡成就,而是其背後那一雙不容易的推手-他的母親。
如果自己有孩子,想必能夠深刻的體會,生出與眾不同的孩子,尤其是違背社會傳統價值與期待的那一種,心裡背負的壓力有多大。
一個從小喜歡玩洋娃娃的男孩,如果是你的孩子,你會怎麼辦?
全力支持並發展他的天賦?
No, 能夠做得到的父母,並能對抗身邊所有人的質疑,相信自己和孩子是對的,這樣的家長,如鳳毛麟角。
至少,在我身邊,幾乎沒看到過。
尤其更有趣的是,吳季剛還有一個十分符合社會期待,循規蹈矩的哥哥。
我很佩服吳母對待兩個孩子天差地遠的性格氣質,因應他們分別給出不同的教育方式,這樣的用心。
別的不說,這需要花多少的心力和時間? 光是如此,就已經難能可貴了。
經常看到的現象,比較會是父母希望孩子走的是安全、符合社會眼光的道路,"他人"如何看待,可能都比孩子本身的一生發展和快樂與否來得重要。
一旦孩子展現出的天賦或性向,和自己,或社會所認知的既定印象不同,就會很恐慌,很害怕,
怕的是什麼?
自己無法了解他? 不知道怎麼教? 怕別人會怎麼看待自己「怎麼會生/教出這樣的小孩」?
應該都有,亦或,其實後者的占比更高?
因為,身為家長,或許也沒有好好被對待過,或許從小與眾不同、和爸媽期待的"長相"不同的時候,我們感受到的,只有否定和打壓。
也沒有人,教我們如何了解孩子,當好父母。
於是,這樣的教養方式,造就了許多過度在意別人眼光,每天活在「應該」的框架之下,卻搞不清楚自己要什麼、會什麼、是什麼的人。
別人-哪怕根本是個不認識的網路酸民,都可能壓垮一個孩子的心靈。
我們不能否定每個父母的不容易,但我也發現-天下的確有不是的父母。而且,還比你我想像中的多。
如果生到符合既定規範、循規蹈矩的孩子,那很好,表示父母和孩子都可以活得比較輕鬆;但若生到像吳季剛這樣與眾不同、「天生反骨」的孩子,那更要說聲恭喜。因為,這樣的人,少之又少,更加珍貴。而且,當他因為你的理解與幫助,走在對的道路上,他會得到真正的快樂,而身為父母的我們,也會得到深刻的成長。
世上最可怕的無知,不是不了解,
而是,自以為了解。
~獻給所有不容易的父母
好文連結